面对新时代数字化、智能化的快速发展,高职人才的培养从重视“一技之长”越发向重视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融合发展方面转变。职业素养教育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关键一环,已成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、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。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将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深度融合的教育模式,为职业素养教育提供了新的路径与可能。分析当前职业素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困境,探索现代学徒制视域下职业素养教育的路径,将丰富职业素养教育的新模式。
新时代职业素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困境
(1)职业素养已成为高职学生职业发展的关键
随着新兴企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,仅仅掌握专业技能已无法满足职场的竞争需求,综合能力强、职业素养高正逐渐成为高职学生求职和职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。职业素养教育不仅包括专业技能教育,更涉及职业道德、沟通能力、团队协作、创新思维等多个方面教育,成为综合育人的关键。目前学生、教师及企业三方重视程度不一。相较于教师和企业的高度重视,学生群体对此的认知与投入有待提高。此外,企业在职业素养培养的具体内容上,与教师及学生的期望和需求存在分歧。这种认知差异和要求的不统一,给职业素养教育的实践带来了挑战,使得制定统一标准和寻找有效实施路径变得尤为困难。
(2)职业素养培养的不足与缺失,成为学生就业创业的“软肋”
当前职业教育在职业素养培养方面存在明显不足,过于侧重职业技能而忽视职业道德、职业意识等职业素养的培养。这种倾向导致学生在就业创业时,虽然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技能,但缺乏必要的职业素养,如使命感、责任感、忠诚度和专注力等,成为其职业发展的“软肋”。随着经济的高质量发展,社会对劳动者职业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,这种缺失将严重影响职校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。
现代学徒制视域下职业素养教育的路径探索
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创新的职业教育模式,将传统学徒制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,为职业素养教育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思路。
(1)深化校企合作,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
现代学徒制强调校企深度合作,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。学校和企业应根据行业需求和岗位标准,共同确定培养目标、课程设置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,确保职业素养教育与企业需求、社会需求紧密对接。同时,学校和企业应建立长效合作机制,加强沟通协调,共同推进职业素养教育的实施。
(2)构建双导师制,实现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协同育人
在现代学徒制模式下,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教学任务,形成双导师制。学校教师负责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职业素养的初步培养,企业师傅则负责岗位技能的传授和职业素养的深化培养。双导师制有助于实现学校场域和工作场域的有机结合,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。
(3)加强实践教学,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
实践教学是现代学徒制视域下职业素养教育的关键环节。学校和企业应共同设计实践教学环节,让学生在真实的职场环境中进行岗位实践、项目开发和团队合作等,从而提升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。同时,学校和企业应建立实践教学考核机制,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实践能力进行全面评估。
(4)注重职业文化建设,营造良好的职业素养教育氛围
职业文化建设对于职业素养教育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。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,将职业文化、企业文化引入校园,通过举办职业技能竞赛、职业素养讲座、企业文化进校园等活动,营造良好的职业素养教育氛围。同时,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,激发其学习动力和职业追求。
(5)完善评价体系
建立科学合理的职业素养评价体系,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全面、客观地评价。这有助于及时了解学生的职业素养水平,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,为后续的教育改进提供依据。